INNOVATION & CREATION
就大多數(shù)律師而言,執(zhí)業(yè)期間所遇到的案件類型絕大多數(shù)是基于簡單基礎事實法律關系的,這類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基本就是法條適用的研究和庭審技能的考驗。在這類案件上來評判律師的好壞,是得不出準確結論的。
哪些是常見基礎案件?
民間借貸、婚姻家事(離婚(財產(chǎn)、子女撫養(yǎng))糾紛)、勞動爭議、交通事故、醫(yī)療損害糾紛、合同糾紛(房屋租賃、房屋買賣)
針對以上基礎案件,新人律師需要做哪些準備?
①進行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司法解釋檢索,建立自己的法律支持庫;
②進行典型(公報案例、指導案例、案件所在法院相似案例)案例檢索歸納,建立自己的案例庫;
③專業(yè)書籍閱讀積累,學習他人的辦案技巧的法律運用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接到一個案件應該怎么做?
①對當事人態(tài)度要和善、誠懇,不要居高臨下。當事人是法盲,甚至不知道從哪聽來一句“有理的話”,于是就和你糾纏,這個時候不要不耐煩,也不要被當事人拖著走,應該直截了當結束無意義話題,基于材料事實專業(yè)準確地給出正確的法律意見;
②接受委托之后應該將案件辦理流程及大致時間節(jié)點告知當事人,有最新進展要及時通知當事人,主要是起到穩(wěn)定當事人情緒的作用;
③案件辦理要認真負責,不要輕視案件難度和對方律師,認真分析案情、梳理證據(jù)鏈條、進行類案檢索和法律分析;
④立案后積極和承辦法官溝通,關注案件進展,給當事人反饋;
⑤庭審很重要,不懂的去問資深律師,為啥要認真對待庭審;
⑥庭后記得給書記員或者郵寄代理意見,結合庭審內(nèi)容一條一條寫明,會起到關鍵作用;
⑦給當事人做好心理建設,不要輕易承諾案件結果)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