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 CREATION
外人總是曲解律師這個職業,覺得律師無所不能,西裝革履,談吐優雅。其實并沒有,一二線城市的律師還算好,小城市的律師真的土得掉渣,跟你想象中的律師完全不一樣。
1.律師的入門資格很低,通過了司法考試(現在叫法考)拿到職業資格證找到律所掛實習證,這就算入門了。雖說司考并不是個容易的考試,但這個門檻相比起其他地方的律師資格門檻而言,已經算輕松了。
2.中國現在有40w左右的律師(和司法部的目標記混了),營銷號天天吹捧的“紅圈所”、“2w+”只是其中的幾千人而已,真實的律師薪資和普通白領差不了太多。而當上合伙人之后還有案源壓力在等著你呢。
3.很多人說律所只是個平臺,不要把平臺當作自己的能力。但實際上,大平臺卻能提供更多的東西,例如更規范的勞工和福利體系、律師進階制度、業務內核制度等,對于職場新人這些東西無形中會幫你避開很多坑。當然大平臺的毛病也多到可以另起一文了。
4.律師業務并不總是光鮮亮麗的,執業的地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業務類型。北上廣深和沿海二三線城市的律所,即便是小律所,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IPO、M&A這類金融證券看似高端的業務。小地方的律所更多的還要靠債務糾紛、民事糾紛和刑事案件來養活自己。
5.但是不管是IPO這種“高端”案件,還是交通意外這種“低端”案件,都有難纏事多的客戶/當事人。而且不管什么類型的案件,客戶/當事人都喜歡拖律師費。
6.即便是在紅圈所做螺絲釘,也有機會被帶去應酬,當然拉活的壓力暫時還不會落到螺絲釘幼小的肩膀上。
7.不要受有些律師的影響,法學院學的東西并不是完全沒用的,只是大量實務操作淹沒了理論,就像車和地圖一樣,雖然開著車總是能到終點,但不能說看地圖沒用吧?
8.對于很多合伙人來說,律師職業只是一個中介平臺,律師費占他們收入的小頭而已,真正的大頭在律所之外。所以不奇怪為什么老板的業務接到手軟,卻還是不肯多發點獎金,畢竟再發下去就要用自己的錢了。
9.珍惜每個項目的合作伙伴,十幾年之后他們也會成為你的目標客戶。
10.律師職業就是圍城,外面的想進來,但進來了會發現和想象的大相徑庭;里面的想出去,但是真的要走又舍不得。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