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 CREATION
實習律師也叫律師助理,但本質上兩者還是多少有些區別。總體來說呢,工作職能上還是比較相似的,你會不會有同樣的感覺,家里人自從知道你在某律所上班之后,就陸陸續續有親戚朋友來問這個問那個。而本來就還只是實習律師的你又不好意思拒絕,最后搞的自己苦不堪言。
1.實習律師是不是律所實習生?
實習律師常遇尷尬:親友詢問——“都工作一年了,怎么還是實習生呀?”客戶質疑——“為什么派個實習生來對接我們的案子,讓你們律所至少派個律師助理過來!”
跟各位親友、客戶們解釋一下,實習律師并不是律所實習生,而是已經正式在律所工作的、一般而言比律師助理要資深一些的明日大狀(誤)。
(注:此處的律師助理指狹義的律師助理,即未申領實習律師證和執業證的、進行律師輔助工作的非行政類工作人員。)
2.律師助理、實習律師、執業律師到底有什么區別?
法學生畢業進入律所工作,一般會經歷下面幾個階段:律所入職、申請實習、實習律師期、申請執業、取得執業證。
從律所入職律所后至實習律師證下發前的階段一般稱為律師助理,輔助實習律師、執業律師開展工作,該階段不能以律師或實習律師身份擔任案件代理人。
申領實習律師證后至律師執業證下發前為實習律師,實習律師不能以律師名義獨自承辦律師業務,可隨執業律師一同代理案件。
申請執業通過取得執業證后成為執業律師,執業律師可獨立作為案件代理人承辦律師業務。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工作資歷由淺入深為:律師助理、實習律師、執業律師。
3.通過司法考試是不是就可以當律師啦?
不是的,通過法律職業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即大家常說的“司法考試”、“法考”),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是成為一名執業律師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前提)。很多過了司法考試的人最終都沒有從事律師行業,但每一個執業律師都需要過司考。
往年申請實習前即需過司考。今年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人力社保部、司法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的通知》放寬政策,允許2020屆,以及2018屆、2019屆尚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且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先在律所申請實習,在實習律師期間過司考。
因此,如果想成為一名律師,通過司法考試只是第一步。在過司考和成為執業律師之間還隔著進律所、掛實習、熬實習、過面試、申執業等無數個日日夜夜。
本部分也可以叫帝都律師的艱難打怪之路。
經與各地律所入職的同學交流,大家一致認可:在帝都申請律師執業的歷程最為艱辛、漫長。尤其對于非京籍同學。如果你想在帝都做律師,從畢業入職到申請執業拿證,大概需要經歷下面幾個過程:
第一,入職后準備實習申請材料的律師助理階段。該階段你需做好實習申請材料前期準備工作。因北京市律協于2020年3月13日再次修改相關細則,簡化實習申請材料,現申請實習已無需提交六個月社保證明或居住證等材料,但仍需提供北京市特定存檔機構出具的存檔證明。
如果你是京籍同學,檔案在北京,該階段相對較短。如果是非京籍同學,還需將檔案先從學校遷回原籍后再調入北京存檔機構托管存放,建議一畢業即著手準備。
第二,向北京律協提交相關材料申請律師實習。你需要提交身份證復印件、存檔證明、無刑事處罰證明等材料,具體材料清單及要求可參照北京市律師協會官網最新發布的《北京市律師協會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實施細則修正案》。
實習申請通過后,北京律協將給你下發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小藍本)。拿到小藍本,你才正式成為一名實習律師。如你入職后立即準備申請材料,最快可在一個半月左右拿到小藍本。
第三,實習律師階段。小藍本上標注有一年的證件有效期,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實習階段只有一年。在拿到執業證之前,你都必須以實習律師的名義開展工作。
實習階段你需要跟著指導老師、其他執業律師處理十個以上的案子,需要參加北京律協組織的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取得結業證書。該階段你不能獨自承辦律師業務,不能獨自出庭和簽署法律文書,必須在執業律師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帝都實習律師人數眾多,任何需要排期的項目均進展緩慢,律協培訓建議至少提前三個月報名。
第四,面試。實習期滿后你需要向北京律協遞交《實習鑒定書》、社保記錄、工資證明等材料申請面試。一般而言,申請之后一個月至三個月排期面試。
往年面試為現場問答,你需要帶好實習期間所參與的十起案件的卷宗前往現場,供面試官現場翻看提問,平均時長約30分鐘。今年因疫情原因采取線上面試,考官根據《實習鑒定書》等材料在線提問,時間較短。疫情緩解后可能恢復現場面試。
第五,申請執業。面試后一般一周左右出面試結果,通過面試后需公示一周。公示完畢之后即可申請執業。申請材料提交后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拿到律師執業證。
可能你會好奇,整個流程雖然看起來有點復雜,但嚴格來說實習期應該也就一年出頭,為什么筆者足足等了兩年有余?
原因有二:第一、拖延。筆者剛入職時,恰遇北京律協放寬六個月社保/居住證的限制,本可盡早申請實習,但筆者當時正于某證券公司駐場處理案件忙得不可開交(其實還是因為不夠重視),又覺得來日方長不爭旦夕,故而一拖再拖,等了近兩個月才申請。第二、疫情和年檢。因疫情原因,北京律協今年年初暫停面試,后筆者面試完又遇律所年檢暫停執業申請,故拿證時間生生往后延了半年。
比筆者早一個半月交實習申請材料的某同學在年前最后一批通過面試,早半年拿到執業證,嘲笑筆者至今。
因此,過來人的血淚教訓:盡早申請,千萬別拖!
如果把律師這個職業比作修煉絕世武功,那么實習律師階段要做的,大概是每天修心苦練,扎扎實實打磨基本功。
但大多數武者初入江湖,剛在學校學了幾本武林秘籍,難免躊躇滿志,眼高手低。總是要見識幾場真實的高手過招,經歷過幾次紙上談兵的困頓,遭遇過幾回灰頭土臉的窘迫,體驗一番困窘、孤獨、迷茫、自我懷疑之后,才慢慢摸索出前進的方向。
這種困窘,可能是初次深入實務,發現所學知識沒辦法完全解決問題的手足無措。
可能是剛開始撰寫正式法律文書,從格式到表達,被高年級律師反復退回糾錯,陷入自我懷疑的沮喪失落。
可能是接觸某個完全陌生的行業,對業務模式還不甚了解,就需對其中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逼著自己瘋狂檢索學習的焦慮緊迫。
也可能是接到緊急任務,需要立刻出具法律意見,加班到凌晨三四點,回家時望著出租車窗外霓虹燈火混著晨曦微光的片刻恍惚。
還可能是客戶對“實習律師”的誤解,或是被某地方法官以實習律師不能(跟執業律師一起)代理案件為由拒絕在裁判文書上代理人一欄具名的委屈與無奈。
怎么面對這些困窘呢?無他,只有排除雜念,沉心修煉武功。
一方面,跟著師父(指導老師)、前輩(其他執業律師)深入一個個案件當中,學習琢磨,去粗取精;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多鉆研積累,加深拓寬知識和能力,精進技藝。具體而言:
技能上,需要熟練、精進律師辦案的基本技能,如卷宗整理、法律檢索、文書寫作、表達溝通等。
專業上,需要提高自學能力,不斷更新拓寬知識儲備,舉一反三,對其他行業的法律問題觸類旁通。
思維上,需要轉變思維方式,從單純的學習研究性思維轉變為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思維。
能力上,需要從單一到綜合、從基礎到高階,逐步練就處理復雜法律事務的能力。
心態上,需要內核堅定,不過度情緒化,不被暫時的困難嚇跑,能應對不確定性。
打好基本功,并不斷精進,練就獨立處理案件的能力,才能成為一名真“證”的執業律師,執業證才能不至于名不副實。插句題外話,前段時間,某政協委員建議將實習律師的實習期限延長至兩年,筆者認為大不妥。實習期的長短與律師能力的高低并非完全線性相關。筆者見過不少實習律師的辦案能力已經不遜大多數執業律師,也見過從業數年卻連法條都用錯文書也極為潦草的執業律師。
在目前實習期規定為一年的情況下,實際的律師實習期已經近兩年,已經足夠一個勤奮的新人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想要提高律師行業的服務水平,應該從優化、嚴格執業考核標準入手,而非簡單粗暴地延長實習時間。
實習律師因為各種原因在行業中一直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建議前浪們還是多多體恤,就不要再額外設置障礙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