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 CREATION
律師為什么老說自己沒有時間做自媒體?我個人覺得忙和沒時間做自媒體是兩碼事,因為這背后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原因叫做“值不值和能不能做”。
律師行業,確實很忙,但還沒有忙到有錢不賺的地步,只要這個錢確實值得賺,那么律師也會不辭辛苦的去做的,除非這個錢確實不多,律師投入的時間成本和收入不成比例。
有律師說在某個平臺上期間接受過4次咨詢,每次9.9元,合計夠吃一頓午飯還可以加個雞腿,但如果在律所接待一個咨詢,一個星期的午飯錢就出來了,再寫上一份合同,一個月的油錢出來了,而且這些收入的獲得只是需要專注于自己的本行就可以了,也沒有太大的難度。如果接受了一個委托,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出來了,這些是自媒體給不了的,也是無法轉化的。
自媒體的定義就是一個大家展示自己生活、自我的一個平臺,而律師行業的工作本身就很枯燥,可不是影視劇中那種舌戰四方,可以和公訴人進行針鋒相對的角色,所以,自媒體本身的定義就不適合律師在上面開拓案源;
而且,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愿意將涉及你重大財產處置的事情交給某個平臺上的主播去處理嗎?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但律師每天處理的工作就是這些事情。所以,很多律師出于這個原因也不會在某些平臺上宣傳自己,因為這種宣傳會給當事人一種不穩重、不成熟的感覺。
第二,一個律師維護好幾個客戶關系后,每年的收入就穩妥了;但是自媒體取悅的是大多數人,而且這部分大多數人往往并不是優質的客戶,從成本角度考慮也確實不值得這樣去做。
第三、現在很多在自媒體做的不錯的律師,他們更多展示的是屬于自己生活中的一面,律師只是他的一個標簽而已,對于粉絲提出的問題也會很謹慎的回答,而且咨詢都會要求私聊而不會在直播的時候直接告知,這就做了一個明顯的區分;律師直播吸粉不是通過專業而是粉絲對律師的“好奇”,基于此,也可以看出還是通過“娛樂”來吸引粉絲,這并不是每個律師都擅長的。
第四、法律和政治是分不開的,你可以通過自媒體建立自己的另一個收入來源,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你可能在律師這個行業并不會走的太遠,律師需要曝光,但這個曝光是因為業務的突出或者辦了某個漂亮的案件,而不是取悅多少粉絲;現在的互聯網太過于發達,一個不小心的言論可能就會成為你之后發展的重大限制。
所以,相比獲得巨額的粉絲關注和收入,對于律師行業有深刻認識的人不會為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利益”。如果你某天請了一個律師,你不知道他的專業能力怎么樣,于是到了網站上搜索了一下,然后冒出一個視頻,點開看了之后竟然是這個律師大吼著說“老鐵們,火箭刷起來,感謝大哥,點個關注,摸摸噠”,我想,這時你不是欣喜而是憂慮。同感,律師也不希望自己會被這樣定義。
其實大部分律師都是很忙的。
但忙不忙,跟做不做自媒體是兩回事。
一些爭議解決律師,已經夠忙了。而一些非訴的律師,徘徊在客戶與需求之間,更忙。年級大一些的律師,還需要兼顧家庭、工作、生活、自己。
如果是一個 喜歡做自媒體又剛好是律師的人。應該是樂意兼顧自媒體與工作的。
如果是在一些大的律所,案源比較多的部門,每天處理工作時間都不夠,應該做自媒體的時間會更少了。
如果是一些小的律所,案源不是很多的,每天應該在糾結如何提高案源數量,當然,不排除一些做自媒體開辟第二產業的。
很多時候,一個行業不去用一個工具和平臺,不是因為這個行業的人思想固執,而是這個行業的傳統和基因就決定了這個平臺不適合這個行業。
就像醫生一樣,你得了病,不會因為某個主播是醫生就直接將性命托付給他,你還是要到醫院去看病,去做檢查,雖然這個醫院也沒有去做宣傳,但是,你還是信任醫院。同樣的道理,你的財產生了病,你需要的也是一個嚴謹值得信任的律師,而不是某個網紅律師。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