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 CREATION
成年人的職場里到處都是“辛苦”這兩個字,律師也一樣。在這一點上,律師和快遞小哥、投行精英都沒什么區別。我做過國家公務員,也當過法務,我的家人有記者,也有老師,還有農民,沒有一個人是不辛苦的。不同在于,律師的辛苦方式:
首先,律師的社會地位,這個跟整個法治環境相關,你我都懂的,目前肯定不能算是律師的黃金時代。只有法律成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作為法律的仆人的律師才有可能揚眉吐氣。
第二,律師的行業競爭。去年底的數據,中國律師已經47萬人,將近50萬。對13億人口來說不算多,但對當前環境下有限的法律服務機會,特別誰愿意付費的法律服務機會來說,可能算是僧多粥少。律師最怕親朋好友的動不動就來一句“我能不能咨詢你一個法律問題”。
第三,律師的收入壓力。律師主要靠自己的打拼,沒有一個律師是旱澇保收的。雖然律師的職業路徑來說,是漸入佳境,認真做律師,多數人都能為自己贏得有尊嚴的生活。但是,律師的收入保障也很脆弱,疫情之下,很多律師飯碗都成了問題。律師行業的二八定律也是存在的,大多數律師的收入讓他必須每天處于奔波勞碌狀態。
第四,律師的學習壓力。這方面可能是做律師最為突出的。專業選得好,天天像高考。這主要說的是律師。民法典1260多條,前半生所學基本全部重來,想想頭皮都發麻。而且每天面對的案件和服務需求都是不一樣的,都需要學習和鉆研,才能保住專業形象。
作為律師,正因為法治環境還不理想,我們才更要努力去改善;正因為行業競爭激烈,我們的成功才有成就感;正因為我們的一切都靠自己雙手打拼得來,我們心安理得;正因為外力總是逼著我們去不斷學習,我們才會一直保持進步。
正因如此,雖然辛苦,又如何?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