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 CREATION
能賺到錢的是自由職業,賺不到錢的那叫失業。
是否能通過從事律師工作賺到錢,這在你的實習期及執業第一年就能明確看出,不用相信部分年長律師所謂“十年八年熬出頭”的說法,首先他們未必是全靠自己熬出的頭,其次現在已經不是行業紅利期了,最后算一下十年八年的成本以及填平成本的時間——成本填平后的賺,才是真正的熬出頭。
如果你還想更高效一點,可以檢視一下自己和親友:自己是否社交能力極強、親友是否有公檢法背景或開辦公司。
如果有,沒問題,律師對你而言是個完美的自由職業。如果再不求上進一些、從親友或父母親友的各個公司每年拉幾十萬顧問費就可以過得既自由又富裕。
如果沒有,看一下是否能在大城市(北上杭)發展,學歷學校是否過硬。如果可以,也是一條路,雖然給人打工會比自己做辛苦一些,也沒那么自由,但總體還是會比上班自由。
如果以上兩條都不能滿足,除非你能安心啃老,否則還是算了——會做律師的多半沒有家里啃不起的,但有幾個甘心碌碌無為呢?
順便說一下,轉行前下了很大的決心,轉行后發現原來非自由職業也沒那么可怕。雖然每天上下班要打卡,忙起來還會加班,但空閑時(比如現在)刷個知乎并不會如我預想的那樣被人管頭管腳。
最主要的是每天沒有心理負擔,辦公用品可以領、差旅停車可以報、食堂刷一下員工卡就有飯吃、社保到期會有人交,工資到期會有人發,大半夜不會有沒付錢的“客戶”打電話免費咨詢,加班也會有加班應得的補貼——所有的這些,做律師時都得自己負擔。
除此之外,還可以穿喜歡的休閑衣服蹬舒適的板鞋、肆無忌憚地喝速溶咖啡和布丁奶茶,下班后可以繼續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在校”生活、偶爾站在爭議之外提供些免費法律服務,不用沒賺到錢焦慮不安被告知虧欠律所、賺到錢又因為收費標準高自覺虧欠當事人,不用西裝革履天天帶妝出門、一手不能登IE的蘋果筆記本一手八成都是牛奶的星爸爸。
(說起來還挺喜歡法律援助,雖然坐那兒很吵也很累,有些咨詢者很難交流、有些甚至訴求并不合理,但可能那才是學法律的初衷。只是很可惜師父說過,律師的價值體現在收費上,話糙理不糙,普通意義上的法援律師和書記員差不多地位,我沒那么堅挺的自尊心。)
人的自由,有時候可以換心的自由。
當然嘗試一下律師行業也是不錯的,反正法考雖難但合格并不難,就當是gap year給自己一種新的體驗。萬一合適你可以享受到自由的快樂,萬一像我這樣不合適,再上班時能對很多別人計較的東西脫敏,比如同事抱怨加班的時候我想的是……加班竟然給錢。
當然考公也可以,有前同事企業出來做了律師,轉頭因為不合適又去做了公務員。很多事不是一句有得有失就可以忽悠的,可能你失五分得一分,而占了你四分的人在勸你有得有失……反正言盡于此,這一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