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網友討論開拓案源的方法,可見開拓案源應該是很多律師所關心或欠缺的。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下個人開拓案源的一些方法,旨在分享經驗,滿足部分網友的好奇心。
一、案源情況介紹
多關注一些公共平臺,如:學法網、知乎等,很多大V和用戶經常分享介紹的開拓案源的方法。我獨立執業之前,依靠鄰居做成了7-8個案子,并在他人介紹下,與合伙律師一起接下了某實權廳級官員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的刑事案件;獨立執業之后(3月份到現在),訴訟、非訴的委托事務一共45件,收費47萬2千9百6十8塊(實收,還有幾萬塊的律師費被拖欠,不包括風險代理未收到的錢),雖然這處理事務很多,大部分事務都是非訴合同代擬、律師函,但也有基礎代理費10萬元的案件、收費幾萬的顧問單位,整體而言質量尚可。
二、獲取開拓案源知識的途徑
1、就我的經驗而言,對我影響最早的帖子是學法網帖子《自己當律師2年的感受》,該帖子詳細介紹了自己擴展案源的經歷,其中之一就是加入車友會。那是我還是實習律師,確實也有臺不錯的車,也加入了500人的大群,但是車友會早已被別人建好,而且發言素質很粗鄙,后面退掉了群。車友會對我開拓案源沒有絲毫用處,但是有臺好車的用處還是很大的。這篇帖子對我而言最大的影響是如何利用平臺去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2、實習期,聽了袁海華律師在智拾網的課程——《律師實習期學什么、做什么》。這個課程我清晰地記得他講到實習律師應當以拿到執業證時具備獨立執業的能力為實習目標,對此他介紹了實習期應當具體掌握的四大案件類型(婚姻、民間借貸、工傷、勞動爭議)、介紹了如何開拓案源(寫文章、包裝自己等)。不得不說,這次課程改變了我實習期得過且過的心理狀態,變得積極主動。
3、獨立執業之前,在網上看到了一篇對我在開拓案源上影響最大的一篇主題文章,文章主題《律師專業化及高端客戶的開發和維護》某些程度上,這篇文章讓我對自己有了很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其一,應當全面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識;
其二,要樹立專業化的形象;
其三,要適度的包裝自己,并具備真正的實力;
其四,房子所處的位置很重要。
4、獨立執業之后,在高杉LEGAL上看了有關《青年律師應如何開拓案源 | 高杉LEGAL》的文章,文章整理了眾多知乎用戶關于案源方法的介紹。里面的內容和方法均有一定的參考性。
5、獨立執業之后轉入了師兄的所,在介紹我去他們所的另一師兄的陪同下進行了一次聚會。由于擔心我沒業務,他給我專門上了一課,講述了他90年代末他去拉業務的往事,并給我提了兩個要求:第一,每天要像上班一樣去辦公室待著;第二個是要經常發朋友圈。此外,他還給我提了一個建議—建立自己的平臺。
三、我拓展案源所具備的一些優勢
應當看到,我們每個人成長環境、個人性格、為人處世方式、所處地區的不同,造就了每個律師開拓案源的不同。就我觀察到的情況,有人是通過網絡推廣、有人是通過地區商會、有人是通過批量業務、有人是通過之前所處部門的積累。案源的拓展上,沒有作業可以抄,所以在這里只是介紹下我在開拓案源上的一些優勢條件。
第一,受教育程度及畢業院校。
我受教育的程度及畢業學校都還可以,簡歷上拿得出手,但用處并沒有那么大。
第二,個人形象。
我從實習起就是西裝、里面長袖襯衣、手上戴一塊正裝手表,春夏秋冬均如此。
第三,外人看到的實力。
一輛還算不錯的車,有套漂亮小區的全款房子。
第四,商業思維。
從大學起就開始炒股、炒基金,國外讀書時熟讀雪球用戶及雪球專刊的各類文章,研究生畢業后,深入炒房群體了解炒房知識(不謙虛地說,炒房我算是半個專家),這些經歷使得我對一般的商業模式和投資有著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也使得我有別于一般律師(識別度提高)。
第五,積累,滾雪球的從業經歷。
我之前的老板說過,工作上的事情沒有無用功。這點我做的蠻好,盡管實習的初期我在非訴團隊,但那段時間作為政府機關的服務律師,接觸了很多法律及非法律事務,并且作為自己的經歷,對后續開拓第一批案源來說很有影響力,于是第一批案源又成了后來案源的影響力,就像滾雪球。
四、我拓展案源使用的一些方法
本文第三點已經包含了拓展案源使用的一些方法,但那只是屬于術的部分,這里講講用。
第一,在鄰居圈里建立影響力。
實習期比較閑,經常在將近500人的業主群里扯談。鄰居圈子里很雜,有各種各樣的人,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機會就這樣來了。有天,有個鄰居介紹了另外一個鄰居給我認識,說他那里有官司,看我能不能處理。第一次見面在茶樓,大概談了下,一個商標侵權的案子(被告),收費也說了下,基本就是3k-5k的樣子。見面后好幾天他都沒回我,我估計要黃,索性跟他說這個案子我只收1000,如果贏了你再付XXXX。可能是被我的精神打動了,第二次約在了他和他老婆一起在家里見面,談妥了收費,一個案子2000,一共2個。后來,這個案子延伸出7個案子,我收費也不貴,一共收了1.9萬;原本他要付我5000多,我只收了3000。這個案子雖然收費不貴,做的也蠻漂亮(最后他的案子都勝訴了,一分錢都沒賠),但是處理這個案子時他把我拉到了他們那一棟核心群。這個群一共有10多個人,后來幾乎每家都找我做過案子,我也從這個群里獲得了第一家法律顧問單位,也收獲了一起投資的姐姐。
第二,善于利用平臺給自己做推廣。
平臺有很多種,有些平臺已經建立好了,你去只能被利用。有些平臺融入進去,掌握主動,那就是你的平臺。平臺有哪些?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博客、QQ空間、微博、校友會等等。在開拓案源上,微信朋友圈功不可沒,這是一個很重要宣傳自己的平臺,只可惜很多人都沒有用好。具體朋友圈如何去管理、維護,建議去看看相關文章。
五、結語
我是幸運的,因為找到了很多獲取案源的方法,得到了很多前輩做案子的指導,在執業過程中也收獲了一些案件。但案源不穩定的問題依然存在,套用孫逸仙先生的話結束本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